材料学院第一届“我爱我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教师评选圆满结束

   图/文  王清林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第34个教师节上的重要讲话,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增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科院提出的“三个面向”和“四个率先”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 “四有好老师”。为进一步拉近学院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展现我院教师的精神风貌,促进我院教学和行政水平的提高,倡导教学相长的学术氛围,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材料学院举办了第一届“我爱我师——我心中的好老师”推选活动。材料学院校部21名教师作为本次候选人,经过一个周的网上投票,523日评选结果出炉,屈小中教授获得第一届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一片诚心终不改,只为桃李映春晖——专访材料学院屈小中教授

人物简介:

屈小中,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7月起执教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响应高分子、高分子复合体系、高分子药物输送体系、高分子水凝胶、组织工程。目前主讲研究生《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先进材料加工技术》课程。屈小中老师在科研上建树颇丰,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近五年共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20余篇、专利3项。


 

严谨细致,一丝不苟

屈小中老师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化学及仪器分析专业,硕士、博士就读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专业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01年毕业后担任英国Strathclyde大学助理研究员,2005年回国后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任职。正是多年来的研究经历造就了他对待科研和教学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态度。屈老师常常对学生说:“科研容不得一丝马虎,严谨细致、认认真真是最重要的。”每次来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上课前,屈老师都认真备课,这不仅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最大限度在课堂上讲授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上屈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因为他上课不局限在书本知识,还会带我们亲身体验3D打印技术,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极大地开阔了我的眼界。” 材料学院2018级硕士生王清林同学说道。课堂上如此,而在课堂之外,屈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活动,国科大2014级本科生董亦楠在屈老师和光电学院史祎诗老师共同指导下,在国内申报了发明专利“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激光光疗屋智能系统”。

屈老师同样严谨细致地对待科研的每一个环节,在他看来,科研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都可能导致整个计划失败,因此屈老师总是教导学生们在进行科研工作时,必须实事求是,不许一丝一毫的懈怠。近年来屈老师主要围绕“可注射高强度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软骨修复应用”、 “生理环境pH响应高分子/蛋白复合制剂的活性控制和安全性问题”进行相关研究,研究项目获得了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基金的支持。

睿智幽默,亦师亦友

当我们谈起屈老师获得材料学院“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感受时,他谦虚的说:“非常感谢材料学院提供的发展平台,感谢学院师生们对我工作的支持与肯定。”言语中充满着谦逊。

尽管在科研上屈老师喜欢“较真”,他平日里的睿智幽默却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8级博士生杨迪感动地说:“屈老师是一位可遇难求的好老师,为人正派,治学严谨。对待学问一丝不苟,教导我们认真对待科研,不得马虎敷衍。平日里和老师的相处中,他儒雅而睿智,幽默而风趣,一改科研中的严肃认真,只要有老师在总会有欢声笑语。总之,能师从屈小中老师是我最大的幸运。” 2017级硕士生孙一宁回忆入学两年来说道:“研一入学作为一个科研小白,屈老师耐心地引导我,教我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科研习惯,在一些我不懂的实验操作上,他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指导我,直到我完全理解为止。生活上,他体谅我们每天吃食堂会厌烦,经常带我们去改善生活,甚至从家里带很多好吃的给我们,真的很感激他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屈老师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树立了一个优秀的人生榜样,拥有这样一位研究生导师是我的幸运,愿穷余生以报春晖。” 在师生之间的相处中,屈老师获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2019级博士生赵嫣然用“亦师亦友亦父”六个字评价屈老师,屈老师关心每一位学生,以老师和朋友的双重身份为每位学生的科研和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他经常告诫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中,学习是首要任务,认真掌握自己领域的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在以后面对新的挑战时能从容不迫的解决问题,对以后继续深造或参加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屈老师严谨细致的科研态度和亦师亦友的为师之道,正潜移默化地激励着他的学生不断进步。

功能材料实验室全体合影(右一为屈小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