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黄辉:回到祖国才能有归属感.

       黄辉现在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黄辉曾经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10年,一直从事高分子材料和太阳能领域的研究。在采访中,黄辉一直强调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和他聊天时,除了逻辑性很强外,黄辉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他话语间的谦逊……

  

   “刚去第二天就说会回国”

  黄辉是2003年去的美国。在去美国之前,他已经在国内的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读完了硕士研究生。“我的硕士老师是从美国回来的,他会跟我说一些他在美国的情况。”除了老师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水平也是吸引黄辉去美国读书的重要原因。“虽然说现在中国发展得很好,但在当时,美国的化学材料领域要比中国领先很多。”同时,美国常青藤盟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给黄辉提供了全额奖学金,对黄辉来说,足够在美国安心追求学术了。于是黄辉决定去达特茅斯学院攻读博士。

  “我去美国的第二天,朋友问我以后的打算,我当时就说会回国。”2003年的时候,留学生学成归国的现象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多,黄辉的想法让他的朋友感到很惊奇。“我到美国是来学习深造,不是想要在美国一直呆下去。”在达特茅斯学院读完博士以后,黄辉觉着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有更多的未知等着去探索,“当时博士后的老板,如果按照H因子(H因子是一种衡量科学家影响力的指数)排名,是在全球在世的化学家里面排前10名的。”黄辉说。当初的目的就是去美国学习,而跟着世界顶尖化学家学习的机会不是随时都有的,于是博士毕业后,黄辉并没有选择直接回国,而是到美国西北大学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0年的时候,康菲石油公司成立了替代能源研究组。“美国最前沿的研究在大学,但最尖端的研究还是在公司里。”黄辉说。博士后时研究的是半导体材料,黄辉的专业方向恰好与该研究组的方向吻合,于是他受邀加入了康菲石油公司。“公司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一些尖端的研究,而且我一直想了解美国工业界如何运行,他们是怎样研发、看待一些项目。”黄辉说。在石油公司的研究组,黄辉与他的团队取得了不少成果。他们的团队与中国华南理工大学以及美国的一些公司合作,做到了世界最高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率,这个研究成果当时被美国多家媒体报道过。在康菲石油公司工作了3年,黄辉的年薪也达到了美国平均薪资的三到四倍,家庭也在美国稳定下来,而他却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回国。

  “我只是恰好有合适的平台”

  2013年11月,黄辉回到了中国。“当初选择回国时,我周围的朋友是不能理解的,他们会问我中科院是不是给你很好的薪水。”黄辉说,“在石油公司呆了3年,我对美国的工业有一定的了解。至此我当初去美国的几个目标都实现了。”恰好这个时候中国科学院大学有引进海外人才的计划,黄辉申请并成为专家。

  现在,黄辉一边给研究生上课,一边自己做科研。他在北京怀柔雁栖湖的课题组已经有了6个人,现在的课题是做高分子和纳米材料研究,涉及到太阳能电池等一些新型材料。虽然在学校教书的薪水与在国外的石油公司无法相比,“但我很感激中科院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

  黄辉的老家在湖南衡阳的农村。“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从根本上讲,中国人只有回到祖国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黄辉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06月11日 第07版

花开不败,直到永远

(材料学院1210班 王形锋)

     徐志摩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与我而言,恰恰相反,你却是那天空中的云一片,投影在我的波心。那已不再是偶然,而是永远。它激起我心中的一片片涟漪,经久不息。

     于你呢?又会是怎么样了?

     我不知道!只知道,平静的你,似乎对这些都是漫不经心、无动于衷。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你的莞尔一笑,你的回眸一笑,你的一举一动,你的一言一行……

     皆散发着典雅华美,如春风般令人心醉。在《沙扬娜拉》的节奏、韵味美之外,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种意境,亲临其境,感受到了诗者心中的起起伏伏,品味到了诗人笔尖流露出的喜悦、幸福。或许志摩当时的心情就是现在自己的写照吧。

     以前,在一篇文章上看到一句话。“我只是趴在别人的篱笆外面,将他人的芬芳品味成自己的苦涩”。这句话完美的道出了自己的心境情思,即使这样,仍是无怨无悔,在我心里,“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年年岁岁花相似,姹紫嫣红总是春。又是一年花开时,校园里,如往日般——柳绿,花红。新绿在二月的春风中抽枝而出,随心起舞;百花在三月的暖阳里飞空而现,争奇斗艳。虽没有呢喃的轻燕,仍是盎然春机片片。

     晨曦,清风微凉,漫过校园小径,百花开放,万木争春,令人为之动容。然,云,卷后而舒;花,开过必落。就在一个个花骨朵儿含苞待放的一瞬,百花早已落了一地。

     我没有黛玉的柔情,双手拿锄头,埋下那散落一地的姹紫嫣红;我更没有黛玉的才华,纤手握湖笔,任自己的思绪在“葬花吟”上跳跃。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漫地残红,只能埋在心底,外在的风平浪静掩盖着内心的风起云涌、巨浪滔天!

     常言道:触景生情。面对眼前洒落一地的褪花残红,会激起你怎样的情思感想呢?

     席慕容说:我是一颗开花的树,长子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的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而是我那凋零的心。

     亲者何为,谓我心忧。我也想说,那是我不知被“风霜刀剑”严逼过无数次而即将凋零的心。

     一见钟情实难出现,一厢情愿却是屡见不鲜。

     理想很伟岸,现实却很骨感。

     “与其在悬崖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相比而下,后者是优于前者的,然前者亦无法做到。面对现实的生活,自己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既然没有了选择,从现在起,就做一棵树,一棵长在你必经路旁的树,让自己颤抖的叶传达出自己满心的热情,让自己绽放的花表达自己无尽的爱恋。

     五百年,五千年,五万年……

     常开不败,永恒不变。

 

近处的星辉

 

满满的星河

载着一船星辉

这光这热

会洒向何时何地

 

洒向这游戏中的筹者吗

洒向那生命中的星者吗

到底谁才是这星河里的水手

是咫尺的那些微尘吗

                                                                                                 

是你

是微尘

不是远方的那些巨擘

不是远方的那些骄子

 

星的礼语

不是娇喃的疯慰

而是一首坚强的歌

 

开始的地方

不只是铺满青荇的河床

还有扎脚的碎石

不只是充盈浪漫的沙滩

还有充斥朔风的烈息

 

开始的航行

不只是流星的梦旅之游

还有惊涛骇浪的危险

不只是泥沙的呢喃碎语

还有坚持不懈的考验

 

游弋的途中

流沙是你的行迹

 

没有什么不可企及

没有什么不可望却

因为

这满是花的世界

总有一朵是为你而开

 

近处的星辉

不是卑微的

因为

这满是星的海洋

总有一船斑斓是你的

 

近处的微尘

你还在犹豫什么

还在等待什么

向着远方出发吧

 

近处的星辉

因为你而灿烂

近处的星河

因为你而丰盈

 

 

探生之旅

 

昨天的混沌

今天的迷茫

明天的探寻

后天的行动

 

当一个人在旅途的炽热中

除了燥热还是燥热

当一个人在徜徉的岑冷中

除了无助还是无助

 

没洋渡海的人生

总是挣扎

没草过泥的生活

总是浑噩

 

殷红的落花

偏偏舞着

那残留的骄傲

一点点消尽

 

梦在何方

泪涌何地

只希望行在当时

 

梦生在醉翁的酒壶里

泪沁在孤傲的腊梅里

只等主人的践行

只欠那点勇气

 

在充满荆棘的旅途里

你还在踌躇吗

在充满绚丽的未来里

你还在沉睡吗

 

时间在沉淀着生命

冷静而理性地旁观

我们都在行走

穿梭在荒凉与繁华里

 

 

行走在消逝中

我们慢慢长大

探生之旅

毅然进行

冬日雁栖行

(材料学院  张佳伟)

       周末,风和日丽,邀三五好友奔赴雁栖湖赏景。

       从学校通往雁栖湖要经过一条蛇曲小道,两旁隐隐若现的山丘,路边枝叶几近凋零的果树,竟有几分曲径通幽的滋味。时值深冬,湖畔并没有一片凄冷,反而像换了妆扮的娇娥,妆点了些许饰品,向人们展示着依旧丰盈的身姿。

       也许是游玩时间刚好,太阳散发着适宜的能量,眯着眼睛恰好可以看到几轮光晕,暖意绕身,湖畔两岸的杂草更像是被这份阳光熏黄了似的,飘来一阵慵懒的味道。湖边几颗四季青,轻风拂过,叶片在空中转了好几圈,终于选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下,原来冬天的风也可以如此般温柔可人。深蓝色的湖面上架着褐色长木桥,连通两边深色的木制房群。湖岸两旁公路上偶尔驶过一辆车,速度确实闲散的令人惊愕。周围横亘着一片青黄交错的山丘。几个慢跑爱好者和不知从何处飞来的喜鹊和谐地融入这份景中,竟有一刻让人忘记了自己还在走动。

       择安然处,席地而坐,面朝湖面,心静如水,与友人肆意交谈。在这暖黄色的草地上,每个话题都似乎那么轻柔。披洒在身上的冬日光泽,软绵绵的金黄草地,偶尔一阵微风拂面而过,几声清脆的鸟鸣随风飘扬,让人不知不觉地浸入时间长河中不能自已。日光由金黄逐渐变成橙色,此时映入眼帘的是波光粼粼的湖面,青黄色的山群,橙得泛红的太阳。不得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能勾勒出这份人间美景。些许时间过后,寒意悄然而至,友人们起身折返,告别这份美景。夜色刚好袭来,于蛇曲小道处,面朝雁栖湖,道声“晚安”。

       渡边淳一有本书用过一个词“春愁”,形容万物复苏时的莫名哀愁,那么这份冬日中的怡然美景姑且称它为“冬悦”好了。愿各位奋斗在路上的科苑小伙伴能在这怡然、静美的冬日中,享受这份“冬悦”带来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