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史淑一

选择太多,犯了“选择困难症”

在科研之路上即将起步的后辈青年面对众多令人敬仰的科研前辈,怀着激动与兴奋,该如何选择自己科研道路的领路人?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的体制下,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材料学院)由以半导体研究所为主承办单位的多个研究所协办。材料学院本科生学业导师库中,聚集了多所研究所的几百名研究员,其中院士就有数十位。面对众多的选择的21级同学们不免犯起了“选择困难症”。

为了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各个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帮助同学选择自己心仪的学业导师,材料学院于10月19日与26日,在玉泉路校区教学楼,分别举办了两次材料沙龙。沙龙共邀请了国科大材料学院不同承办单位的五名老师介绍相关研究所及自己的研究方向,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沙龙由国科大材料学院副院长刘向峰教授主持,教学主管张艳萍老师和多名学生参加。

材料沙龙新闻稿1102 1缩

讲座现场

王智杰:半导体材料——信息产业的基石

来自半导体研究所的学业导师,博士生导师,王智杰研究员以《半导体材料——信息产业的基石》为题,从半导体所的定位、突破、培育等方面,为现场的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半导体所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研究方向。对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卡脖子技术”问题,他也从问题的根源入手做出详细的解释。通过王老师的讲述,现场的师生对于半导体所的科研方向和半导体领域的前沿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材料沙龙新闻稿1102 2缩

王智杰老师与同学们交流

王智杰研究员指出,半导体所定位于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面向国民经济和国家战略需求,为我国的半导体功能材料、光电子器件及集成技术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贡献。王老师还表明半导体的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就有光纤通信、激光加工、激光医疗、高效电池、激光显示、3D成像、激光雷达等多种用途。对于卡脖子的根源,他指出在于中高端芯片与器件依赖进口、标准化制造工艺平台急缺、仿真与设计软件急缺,制造装备急缺四个方面。

最后,王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半导体所本科生学业导师名单,共41人,其中院士有5名,并代表半导体所的导师向在场的本科生提出欢迎。

戴庆:纳米光子学材料与器件

来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学业导师,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戴庆老师,首先为大家说明了纳米科技的重要性。其次,他为同学们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科研方向:纳米光子学。

戴老师指出纳米光子学是纳米科学与光学交叉产生的前沿科学,它通过研究纳米尺度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实现光子的精细操纵,从而构筑可以突破衍射极限的新型光子器件。在提到纳米光子材料的时候,戴老师指出极化激元是实现纳米尺度光信息处理的已知唯一选择。为了解释极化激元的概念,戴老师利用教室和学生做比喻,在形象生动的描述中,加深了同学的理解。最后戴老师从特色研究方向、优秀科研团队、充足经费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国家纳米中心的优势,表达了纳米中心对各位同学的欢迎。在后面的交流环节中,戴老师与现场的同学热情互动。他举了自己曾经在投资银行做咨询工作的例子,向同学们阐明学习不仅是学特定的内容,关键是掌握学习方法的道理。

材料沙龙新闻稿1102 3

戴庆老师在回答同学的提问

王树涛:仿生黏附界面材料与未来技术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树涛老师讲座的主题是《仿生黏附界面材料与未来技术》。他介绍了设计的单向导水导湿的服装面料,单向导水的仿生自泵伤口辅料,仿蛛丝核-鞘结构的湿态纤维黏附材料都引起了现场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同学们对相关领域的认识。

汪庭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格物致理之梦腾飞的地方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业务主管汪庭语老师,从广阔的国际视野、高质量的毕业生、理想的毕业去向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了物理所的优势。

后来,汪老师展示出物理所的学业导师名单,共20位,其中院士4位。汪老师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方向并欢迎同学们联系感兴趣的老师。

最后,汪老师给与现场的学生们寄语: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你就是那个传奇。

材料沙龙新闻稿1102 4

刘向峰老师(右)向大家介绍汪庭语老师(左)

刘向峰:“顶天立地、历久弥新”的材料专业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向峰老师带来题为《“顶天立地、历久弥新”的材料专业》的讲座。

首先,刘老师讲到“人类文明的基石——材料”,其次说明了材料专业的特色。刘老师从材料领域发表高水平期刊数量以及领域活跃程度等方面说明材料专业的“顶天”,从成果转化的角度说明材料专业的“立地”。从材料历史悠久,材料类杂志多,材料领域的科研人等方面,说明说明材料专业的“历久弥新”。

最后,刘老师对校部教师与其科研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

材料沙龙新闻稿1102 5缩

老师们与现场的同学交流

薪火相传,筑梦远航

经过此次材料沙龙,参与的同学们对各个研究所和校本部的科研方向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自身学业导师的选择也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

老凤将雏过小桥,相信在学业导师、科研前辈的带领下,国科大的科研后辈们可以少些迷茫和无措,未来在科研的舞台上展露拳脚、大放异彩。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希望在一代代国科大的科研人的传承下,我国科技强国的目标早日实现。